什么是卫星 什么是人造卫星

什么是卫星 什么是人造卫星


   什么是卫星? 

     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,这些天体可以是天然形成的,也可以是人造的。天然卫星,如月球,是自然形成的,围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。人造卫星则是由人类制造,并通过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、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,以特定的轨道环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装置。人造卫星的应用非常广泛,包括但不限于通信、电视、互联网等领域,并且可以根据其轨道类型和用途被进一步分类,例如地球同步卫星和对地静止卫星等。

卫星的工作原理基于万有引力定律,即被围绕的物体(如地球)受到卫星的影响,这种影响使得卫星能够按照一定的轨道进行周期性的运动。卫星的高度决定了其轨道状态,大多数卫星运行在三种轨道类别之一中,由其高度定义:低地球轨道(LEO)、中地球轨道(MEO)和高地球轨道(HEO)。

此外,卫星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概念,如软件定义卫星,这是一种以天基超算平台为核心,支持有效载荷即插即用、应用软件按需加载的卫星,能够方便地通过更新软件去重新定义卫星功能21。这表明卫星技术不仅限于传统的通信和观测任务,还在不断进化以满足更多复杂的需求。


   什么是人造卫星? 

      人造卫星是人类人工制造并发射到预定轨道,使其环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的无人航天器。这些卫星可以用于进行探测、科学研究、通信、天气预报、土地资源调查、土地利用、区域规划等多种目的。人造卫星的工作原理包括依靠火箭或航天飞机将其送入太空,并通过在特定轨道上运行来抵消重力,从而长期停留在该轨道上。它们的运动情况非常复杂,受到非球形地球引力场、大气阻力、太阳引力、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3。人造卫星的轨道按高度分为低轨道和高轨道,按地球自转方向分顺行轨道和逆行轨道7。此外,人造卫星还包括技术试验卫星,用于卫星工程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。自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,人造卫星已成为发射数量最多、用途最广、发展最快的航天器。
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京ICP备20230314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54383号